Saturday, December 15, 2007

醫療政策之建立

在婦癌科,也不知道是主治特別抬愛還是看對眼之類的,第一天就被他拉到辦公室送我兩本書,一本是國衛院出版的「婦癌臨床診療指引」,另一本則是厚生基金會出版的「婦女健康新展望—子宮頸癌預防政策白皮書

既然都拿了,為了不辜負對方的好意,在閒暇時間就把後面那本拿來翻。(應該沒人會把前面那本當閒書翻的…)前半段在說明目前國家對於子宮頸癌的預防政策及走向,包括篩檢與疫苗的部分。後半段才是有趣的地方,是三次討論子宮頸癌全國性政策的座談會紀實,採用紀錄與會人員說話的方式,直接的口語記載,可以知道到底是誰提出了什麼樣的意見,從而得知一個醫療政策到底是經過怎麼樣的討論而建立的。

由於本院的兩位醫師(其中一位就是送我書的)有參加其中一次的座談,看著他們兩位被記錄下來的發言,的確是很有他們自己的發言特色(大笑),也因此確認了這些記錄應該還蠻貼近真實開會情況的。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在討論子宮頸癌是否要採常規施打的部分。書裡面提到了利用ICER(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的成本效益概念,來看常規施打後所需增加的花費,和能增加的健康壽命QALY (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之比例來決定是不是要打。書中說明如果維持子宮頸抹片篩檢並增加常規施打,和目前只有子宮頸抹片篩檢相比的話,可以增加0.13QALYs,計算後增加1個QALY的成本約為44萬元左右,與目前我們得平均生產毛額約45萬元相當,因此是相當有經濟效益的(可以粗略想成利用一年賺的錢來增加一年的健康壽命)。後面的討論說,在美國HMO引進新科技增加1個QALY約要支出五萬美元,因此他們只要是ICER小於五萬美元就會認為有經濟效益而想辦法去實行。而這篇報導寫成這樣是錯誤的:

據專家模擬研究發現,女性及早接種預防子宮頸癌的疫苗,預估每人將來因此省下的醫療成本約44萬元,相當於台灣一人的年所得。
因此常規施打已經是目前既定的目標,只是細節方面仍尚待決定,例如如何籌錢 :D,如果要編列預算的話,目前全國國中一個年級的女生約為15萬人,施打費用三劑共12000,每年約要15億的經費。而施打何種疫苗也尚未決定,目前有四價與兩價的疫苗,分別是Merck與GSK兩間藥廠所研發的,雖然目前只有前者引進台灣,但後者上市的日子應該也不久了(在澳洲已上市)。更別提還有Merck正在研發的九價疫苗。要打哪一種,什麼時候開始打,什麼時候有錢開始打,這些都還是沒有答案的。

而子宮頸癌疫苗的一個問題,就是他的保護期限還未定,兩間藥廠都還在持續做追蹤研究當中,因此什麼時候要追加(boost)也不知道,所以上面說的經濟模型其實也是隨著時間在改變。再說要施打的話,還會有人出來講幾句,像是前陣子台北市說12月開始要幫低收入戶與有家族史的國中女生打疫苗,就有市議員出來講話了。總之什麼時候開始常規施打現在沒人可以回答出答案的。

關於施打的副作用,我也看到一篇由Judicial Watch發的文章:Judicial Watch Uncovers Three Deaths Relating to HPV Vaccine裡面談到在出現的副作用之中有些是Merck藥廠在仿單中沒有提到的:
Side effects published by Merck & Co. warn the public about potential pain, fever, nausea, dizziness and itching after receiving the vaccine. Indeed, 77%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reported are typical side effects to vaccinations. But other more serious side effects reported include paralysis, Bells Palsy, Guillain-Barre Syndrome, and seizures.
文末甚至用這種語氣來評論這個疫苗
It looks as if an unproven vaccine with dangerous side effects is being pushed as a miracle drug.
哎,似乎扯遠了,總之這是一本對於公衛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的書,也謝謝主治送我這本。 :)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