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29, 2017

恆春地區醫院業務量比較

恆春三間醫院年度比較
2015 → 2016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醫院資訊公開平台

恆春旅遊醫院
特約類別: 地區醫院
全年門診人次: 67774 → 83248
全年住院人次: 1418 → 1434
全年急診人次: 15101 → 17237
平均住院日: 6 → 6
全年手術人次: 420 → 430
佔床率: 58 → 62.75

恆春南門醫院
特約類別: 地區醫院
全年門診人次: 58982 → 65317
全年住院人次: 1344 → 1093
全年急診人次: 7320 → 8012
平均住院日: 10 → 12
全年手術人次: 272 →267
佔床率: 64 → 61.36

恆春基督教醫院
特約類別: 地區醫院
全年門診人次: 67118 → 69139
全年住院人次: 591 → 608
全年急診人次: 2173 → 2500
平均住院日: 2 → 3
全年手術人次: 345 → 373
佔床率: 15 → 16.23

再加一間枋寮醫院好了 (2016)
特約類別: 地區醫院
全年門診人次: 150300
全年住院人次: 6838
全年急診人次: 26642
平均住院日: 6
全年手術人次: 2028
佔床率: 62.53%

Tuesday, June 06, 2017

從成大到恆基

會到成大訓練兒科,除了成大是南部兒科的重鎮之外,更因為一個契機,聽說成大兒科急診會"嚴格檢視"病人是不是有住院需要,當時心想,這樣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出入院文書工作,就來申請成大的住院醫師了。在訓練的過程中,受益於成大是雲嘉南後送中心,得到了不少寶貴的知識;也從老師們面對病人的姿態中,學習到與病童和家屬相處的方式。

從成大離開後,到了恆春基督教醫院工作。剛從醫學中心出來到地區醫院,花了一段時間去適應:病人族群的不同,疾病種類的不同,更多需要適應的是自己住院醫師與主治醫師身分的不同。但幸好在成大訓練時,主治醫師願意給予住院醫師的權限與信任度很高,住院醫師並非只是 by order 做事,培養出自己對病人做決定與負責的想法,在銜接階段,也就沒那麼痛苦。

在恆基執業,最常思考的問題是,身為一個一般兒科醫師,在照顧兒童方面,到底可以做到什麼樣的程度?在醫學中心,醫師們多半專注於各自次專科的疾病與發展。在基層,身為第一線的兒童照顧人員,則會接收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在恆春,既無法輕易會診,也不想輕易轉診,因此遇到不能處理的,在知識層面上就去查網路、看書、上課、詢問同學朋友、請教成大的學長姐學弟妹與老師們;若無相關藥品或檢驗,則請院內的藥師與醫檢師看看能不能進藥,進檢驗試劑或儀器或者是直接外送檢體。沒有健兒門診那就從無到有打造一個。碰到全國都在做,但恆春沒的做的新生兒聽力篩檢,因為儀器貴,需檢查的新生兒數量少,收益難以平衡,那就來募款買儀器,自己也去拿認證學分學習操作儀器與登錄程序。

回頭想想,身為一個一般兒科醫師,倒也可以做不少事情,畢竟我們兒專的訓練目標,本來就是兒童的全人照顧。儘管會遇到能力與資源所限,一定要轉診的個案,例如小周數早產兒、先天性心臟病、況狀不好的敗血症、兒虐腦傷病患等等,但我們仍可以盡力穩定其生命徵象,讓他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轉送途中可以平穩的到達後線醫院接受治療。在偏遠地區,兒科醫師有他的極限,但也有只有兒科醫師能做好的事情。

到這邊忘了提到的還有,成大急診"嚴格檢視"病人是不是有住院需要這個部份,什麼樣的病人可以吃藥門診追蹤就能慢慢恢復,或是什麼樣的病人則是非要住院不可。學習到這個能力,在偏遠地區來說特別有幫助,很多的家庭狀況並不是說要住院就能住;能不住院就不住,不只是幫家屬的忙,也是幫自己的忙,(少了很多的文書作業)。

在成大訓練後,得到基本能獨當一面的能力,每個人的後續發展各自不同。但無論在哪裡執業,診所或醫院、都市或偏鄉,我想兒科醫師共同不變的,都是希望看著自己照顧的兒童健康的長大,這也是我們兒科醫師該負起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