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14, 2015

偏遠地區醫療的自我定位

空勤

剛來這執業不久的下午診,父母帶著一歲多的小朋友進來診間,媽媽說早上從北部出發來恆春旅遊,但一路上小朋友會一陣一陣不舒服的樣子,帶來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幫小朋友做完身體檢查後,又做了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有兒科腹部急症腸套疊的特徵,就和父母解釋請他們中斷旅遊行程,帶小朋友去大醫院處理。

一個典型的腸套疊個案處理,只是因為發生在恆春,讓事情複雜了點。在偏遠地區或離島,轉診時機的掌握總是困難,首先要了解附近的醫院處理的能力,目前因為兒科醫師分佈的困境,即便是醫學中心層級,也不見得可以處理各式各樣的兒科問題,比方俱備相當難度的兒童癌症就不是每間醫學中心都有在治療,如果是遇到可能需要小兒外科介入的個案也是如此。因此必須了解後送醫院的處理能力,才能知道將這病患送到哪間醫院比較合適。

在偏遠地區或離島,更因轉診時間的拉長,離島緊急時甚至需要呼叫直昇機轉送,必須考慮到疾病與病人穩定與否的迫切程度,能不能穩定的送到後線醫院呢?會不會在轉送過程中發生問題呢?在法官判決「病人搭小黃轉診猝死 醫判賠307萬」之後,每次轉送都更加激發偏鄉地區醫師的腎上腺素,總要聽到順利轉送完成後的回報才能稍微鬆了一口氣。而在偏鄉離島地區轉診的困難,還包括了病患與家屬經濟與照顧能力上的負擔:在都會區醫師若只是不確定病人情況,可以讓病人到幾條街外的大醫院做下一步檢查處理;但偏鄉離島區域,建議病患轉診後續卻是要來回的車資與相當的時間成本。需不需要讓病人轉診呢,這裡真的沒辦法處理嗎?這種問題,時常在醫生的心中出現。

而這個轉診個案,為何使我謹記於心,因為它讓我加深了對偏鄉醫療的想法。當時請家屬儘速轉診之後,我原以為,來自北部的父母們,心中應該是會對這地區的醫療充滿抱怨,想說看個病也得跑到屏東高雄去,原本的假期沒了,旅館也要取消,果然報紙上寫的偏鄉醫療落後是真的。但隔天負責管理本院FB的同工告訴我,家長在FB上留言表達真切的感謝,及早診斷腸套疊及早轉診處理,病童恢復狀況很不錯。剎那間我的想法受到衝擊,基層醫療不需自嘲說我們做不到什麼,而是做好我們所能照顧的,要轉診也做好轉診前的措施與衛教。這種想法濃縮起來,就是上次在風之巢中發表「對偏鄉醫療的想像」一文中提到的:

偏鄉醫療所能處理的,應是一般鄉鎮所能處理的醫療問題水準以上,盡力減少需轉診的情況;而遇到重大傷病需轉診時,能夠先行穩定病人情況後,再予以後送,並能確保病患在最短時間內能受到妥善照顧。
確認了自身的定位,我們才能確立努力和改善的目標,基層醫療自有他存在的價值與該照顧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