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4, 2018

汞與海鮮指南之一

整理自己在FB上的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PedHCCH/posts/2182613121965703



去年因緣際會,遇上了汞濃度超標的問題,在細問各項危險因子之後,發現是飲食導致的關係。就此搜尋了很多國際與國內的論文,也請教了國內的相關學者。今年看到國健署推出了針對魚類的飲食指南,相當開心,終於有國家指引的衛教資料可以推廣了。

我認為吃魚與汞濃度問題相當重要的原因在於,之前往往爆發的食安問題都是「要先吃到撐死才會被毒死」。但魚與汞並不是這樣,甚至只要比較喜歡吃魚,但卻沒有好好挑選魚種,吃的都是鮪魚旗魚這種不用挑刺的大型魚種(我自己就超討厭挑刺的啊…),這些魚也符合國家標準,但就有暴露在高汞濃度的危險。

這篇文附上的圖表是台灣公布的水產動物類衛生標準,鮪魚旗魚這些食物鏈頂端的大型魚種汞濃度限定是2ppm。(這個2ppm有討論過要下修至1ppm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標準),但目前仍維持在2ppm,詳見上下游報導

而目前建議的汞容許量上限,依各國標準不同,JECFA (聯合國糧農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會)設定為1.6 μg /kg bw /week,每週每公斤體重1.6 微克。

因此假設以60公斤的人來計算,每週的汞容許量為96微克,如果進食含汞濃度 1 ppm 的魚,每週就只能進食96公克。或許對一片魚肉到底多少公克沒什麼概念,像是一片生魚片大概介於10~20公克左右,端視切的大小厚薄;本文附圖為超市中會看到的旗魚切片,這樣一片的大小為442公克,愛吃魚的人是不是很容易就吃超過這個設定的容許量呢。

但如果挑選的是含汞較低濃度的魚種,假設含汞濃度只有 0.2 ppm,那60公斤的人每週就能進食480公克,那就比較不容易超標了。


.................未完待續


No comments: